“蒲煙這個項目原來工期48個月,後來計劃工期提前,並且每年真正有效工期不到7個月,短短三年時間內要完成近60公裏的新建、部分拆後重建線路,工期壓力山大!”近日,中鐵大橋局蒲煙六工區項目經理王朋介紹說。
位於吉林長白山餘脈的延吉至長春高速公路大蒲柴河至煙筒山段項目工地,受寒冷氣候影響,一般每年進入10月份中下旬基本就要暫停施工並轉入長達近5個月的漫長“冬眠期”。
“我們這個標段線路全長近60公裏,牽涉大小橋梁31座、涵洞165座,光路基都51公裏,是全線最長的區段。”項目總工鄭康說,面對現狀,2020年10月進場後,項目部就圍繞如何提高工效、加快進度開展“金點子”活動,大力進行科技攻關,最終通過優化方案實現工期目標。
線路內現澆和預制涵洞165座,總長4928米,使用箱涵衆多,其中截面爲2×2米型的預制箱涵數量最多。如果採用傳統涵節立式施工或者臥式仿箱梁方法施工,由於涵節鋼筋骨架爲臥式設計且鋼筋直徑大,施工時會大幅增加鋼筋骨架拼裝及加固焊接工作量,且模板的安拆次數多還不方便,施工效率低下,將直接影響路基保通節點工期。
經過科學分析、認真攻關,項目技術團隊創新採用箱涵平臥抽拉式內模流水線施工法,設計涵節鋼筋焊接骨架形式,並制作鋼筋組合焊接胎具,將成型骨架利用鋼筋籠綁扎胎具綁扎成籠,並優化端頭模板、內模、側模設計,使端頭模容易開啓、1套內模可以在2至3套外模內流水作業、外模能夠智能化開合。
現場副經理趙根偉深有感觸地說:一系列優化後,箱涵預制由原來立式改爲平臥式施工,提高了工效,第一個月就超額完成產值,預制總工期縮短近一半,創新成果還被申請成工法、專利。
“金點子”還體現在工裝設備的科學配選和推廣應用上。
全線小型預制塊包含機制砌塊、燕尾式塊、空心六角塊、中字型塊、步梯磚、護坡磚6種形制,總計566.25萬塊、3萬多立方米。“這種路基施工砌築塊小型預制件多,原設計爲C30普通混凝土模具澆築成形法施工,需要經歷混凝土拌和、運輸、成型、養護、拆模、堆碼、轉運等多個步驟,特別是養護過程時間長並需要大面積養護場地,還需要根據產能需求配置模具、託架等,耗費巨大,並且使用酸洗池安全風險高、人工拆模工效低且易損壞模板。”鄭康說。
大家集思廣益,決定引進機制砌塊流水生產線新設備。同時,項目部通過調整材料配合比等手段,並減少拌制混凝土用水量,形成幹硬性混凝土預制砌塊施工技術創新成果。“這種混凝土用於機制預制塊流水線作業,具有尺寸精準、棱角分明、施工速度快、場地佔用小、材料價格低、模具及場地等資源佔用少等諸多優點,還減少了材料損耗和人工投入,實現成本上的精準管控和總體效益提升。”王朋說。
據悉,蒲煙高速公路全長約190公裏,是吉林省中西部地區通往長白山地區的又一條快捷通道,預計今年底建成通車,屆時將結束樺甸市不通高速的歷史。 孫東勳 陳衝